第11章 尚君的烦恼
郭金桥走了,没有挥挥衣袖,也没有带走这片云彩。
走的很急,走的悄无声息。
人或许都这样对自己不关心的事儿,从来都是不听不问,人海中擦肩而过存在的,便也变成不存在。
郭金桥的离开,只在一个小圈子里掀起些波纹,大部分认识他的人还以为郭金桥没有离开过。
在心底掀起波纹的包括赵雷,被连训几天有了长足进步。郭金桥临走前告诉他,好好练习这十几套棒,练熟悉了,练透了,你就出师了。
其实高跷戏并没有出师一说,似乎高跷戏一直都有学习的余地,师傅徒弟也都是一辈子的事儿。
这不像是学一门手艺那样,可以靠高跷戏过活,可以靠他养活一大家子人。
高跷戏只是一项民俗技艺,在一些人眼中并没有那么重要,那么不可或缺。
东北二人转,学好了可以去走穴,去演出,去红白喜事赚钱,甚至可以去哭灵。
相声学好了可以去电台,可以上电视台,可以去演出,也是一门营生。
然而高跷戏却不是一项养活人的营生,在所有人的思想里就是一门热热闹闹的技艺。
所以师徒传承,到了郭金桥这一代,也就那么回事儿了。
赵雷有些郁闷,习惯了有教练的日子,突然间就没了,心里没抓没落的。
其实再过十多天就到了十月一,十月一郭金桥也就回来了。他这工作还是很轻松的。有活时就干,没活时就歇着。
逢年过节都放假,九月份去了也就是适应一下,十月一之后应该就算是正式工作了。
比赵雷更加郁闷的是尚君,今年是建国七十周年之际,尚君想要效仿他姥姥创作一组国庆盛世剪纸作品。
摇橹捕凤剪纸作品已经是过去式,尚君不可能再按照图片上的样子重新做出一组来,那只能叫重制姥姥版,并不是他的创意。
这套作品至今已经七十年来,正好也迎来了建国七十周年,大**之际尚君也想创作出一套喜庆华诞的作品来。
制作**场景?那太大了,也有很多这样的作品。
制作天安门华表普天同庆?那太普通了,多少年前就有了。
做就要做津门独有的,宝辇、高跷、风筝、泥人、年画、狗不理,大麻花?
津门特色的有很多,但是别的地方也有不稀奇。
尚君这么愁啊,本来就没有多少的头发还一把把的掉。
做毛不易啊。
翻来覆去想来想去,尚君目光就落在了一副剪纸作品上。这是他为一位老友订做的,这位老友是一位高跷艺人,非常喜爱高跷戏。
尚君记得这位友人在做这张妈祖娘娘剪纸时还给他讲了他们家与海神、高跷的渊源。
其实郭金桥是不想说的,毕竟那一段历史有一些不光彩,再加上一些影视作品的篡改把他家老爷子编排成了大坏蛋。
不过为让尚君做好这幅妈祖娘娘剪纸,郭金桥还是将他家的来龙去脉生动的述说了一遍。
和《血溅津门》小说里的郭运起有些关系,小说里的郭运起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坏蛋狗腿子,可是现实里就不是这样的。
因为电视剧和小说在当年的盛行,郭家一直不愿意提及此事,现在说来还要加上一句,我也就和你说毕竟不光彩。
尚君不知道郭金桥还和谁说了,反正他是没和别人说过。
妈祖娘娘很早以前也叫做海神娘娘,具体是不是同一位神祇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郭金桥的爷爷也就是郭运起的原型人物,以前在蛤沽镇颇有家资,家中从事海运生意,有三条三桅船,在以前算是大型海运货船了。
由于搞海运运输的营生,每条船上都供奉着海神娘娘,供奉了海神娘娘每年也就会迎来送往,“接驾”由来或是将海神娘娘从娘家接回来,保佑出海的一种形式。
供奉着海神娘娘,也就养着一支高跷戏队伍,这是专门为海神娘娘表演节目用的。
尚君想着郭金桥给他讲的故事,在脑海中自己补了这么一条非常合理的脉络。
“这么说高跷就是演给海神娘娘看的,为了把海神娘娘从娘家接回来,宝辇就是抬海神娘娘的轿子,这不就对上了嘛,接回来不就得拿八抬大轿抬回家去!”尚君摸着下巴上稀疏略微扎手的胡渣自言自语。
“也就是说摇橹捕凤还是一场代表性的大戏,还是得做摇橹捕凤的剪纸作品,不过咱也没看过摇橹捕凤啊。”尚君看着妈祖娘娘剪纸深入深思。
“对,我借着去送剪纸问问不就完了嘛,我介似嘛脑子,完了完了要老年痴呆了!”
尚君想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名正言顺的去郭金桥家问事情。
尚君心中算是大定了,可陈晨这边却遇到一些麻烦。
今天是赵雷带着大家伙一起练习的,由于一些变动,从白天练改到了傍晚练。
赵雷也就从晚上的骑手变成白天的骑手,高中生该上学去上学,工作的该上白班上白班。
毕竟练高跷不是工作赚不到钱,赵雷想将高跷戏演员变成一种职业,能够让大家伙赚钱。
梦想是丰满的,现实是干瘦干瘦的。
大家为了生活还得东奔西跑,就连郑亮都找了一份开车拉货的工作。
傍晚时间并不是很充裕,所以加大练习强度是最有效的补救措施。
这下将队员们都干趴下了,一个个累的宛如死狗。
尤其是陈晨,更是累的不行,回到家敲键盘手都在抖。
赵雷说这是郭教习临走前教给他的方法,所有人在心里将赵雷和郭金桥骂了个遍。
陈晨狠狠拍了下颤抖的手:“别抖,再抖又要出BUG了。”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陈晨改成了一指缠,就很羞耻!
基本上这款软件的框架已经搭建好了,剩下的就需要陈晨开始寻找BUG和填充丰富了。
陈晨在电脑上跑了一下,发现BUG已经修复长长舒口气。
等软件完善以后,如果要跑大模型的话,现在他的机器还是有些吃力,需要加更好的显卡。
跑AI模型是很吃显卡算力的,所以现在显卡一度这么贵。没办法制造高端显卡的技术都握在别人手里,咱国内要想买到好显卡只能任人宰割。
陈晨打开手机,看看银行卡上的余额,还是狠不下心来买新显卡,没办法太贵了。
“看来需要找点钱去了,要不要去拉点投资?”陈晨自言自语。
他不会和赵雷他们一样,平时打打工。搞IT的动不动就要花很多钱,如果靠打工去支撑的话,那打一辈子工都不可能。
只有去找投资人,看项目,才能拉到投资。
陈晨以前在大厂上班时,认识几位投资人,没办法他们小组就他一个任劳任怨的,做PPT讲PPT的基本都是他。
认识几位投资**也很正常吧。
陈晨接着翻阅手机通信录,看着上面几位**的名字,他需要找一位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的,最好是连高跷戏和蛤沽镇民俗都感兴趣的才好呢。
陈晨在思索中进入了梦乡,他做了一个梦。
梦见他开发的【天工开悟】软件获得了成功,成功将整套《摇橹捕凤》大戏都演算出来了。并且得到了一位天使投资人的投资,他们高跷队成为了一支专业职业的高跷队。
队员们都不用去打工了,每天就是训练高跷,去各种商演活动演出。
梦里都是美好的,梦醒了又会回到现实。
